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来自株洲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的报道

株洲房产资讯频道 2018-04-21 13:10:43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6437户、15881人,残疾人、孤寡老人、大病患者,无业可扶、无力脱贫,怎么办?

6437户、15881人,残疾人、孤寡老人、大病患者,无业可扶、无力脱贫,怎么办?

在株洲,分类救治、“两线融合”、社会帮扶……编织“最后一道防线”。保障兜底,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变成动人的风景。

2132名患者得到全免救治

“丢掉拐杖,神清气爽。”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50岁的邬春发,曾患双侧股骨头坏死,因为没钱做髋关节人工置换手术,病情一拖再拖,全家陷入困境。

因病致贫,在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中是占比较高的。对此,我市率先实施健康扶贫分类救治,对不可逆转的疾病,尽量减少痛苦、延长生命,对需要长期救治管理的慢性病,做好疗养,对2132名可一次性治愈的对象,全力救治、努力治愈。

邬春发属于一次性可治愈贫困户,在医院接受手术后,个人仅负担3800元,其余费用都得到报销。如今,康复出院的邬春发贷款2万元购买鸡苗,在家门口办起养殖场,还整理土地种猕猴桃,脱贫愿景变成现实。

更多的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百姓健康——基本医疗保障、大病救助、医疗救助、商业保险补充,“入院零预付、报销零起付、出院零支付”,“一站式”绿色窗口服务,给因病致贫家庭撑起“保护伞”。

目前,我市2132名可一次性治愈的贫困患者得到全免救治,救治率达100%。除病根、拔穷根,换来百姓欢颜。

“两线融合”高于全省标准

“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,还不知道怎么活下去。”茶陵县虎踞镇高水村6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德牛,儿子突发脑溢血去世,孙女年纪尚小,老伴患肺病需要长期服药。

帮扶干部进村后,安排这个家庭享受低保,争取到危房改造和教育助学等政策。胡德牛还到村里的生姜种植基地和黄牛养殖合作社务工,加上各项政策性收入,一年下来有3万余元,生活慢慢好转。

从去年元旦开始,我市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提高至280元/月,3360元/年,超过省“两线合一”标准334元,实现了较低生活保障线和扶贫线“两线融合”。

在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过程中,我市集中三个月时间进行清理整顿,一批“关系户”、“乌龙户”被剔除,最终确定低保对象2.78万户、6.16万人,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6437户、15881人。

无业可扶、无力脱贫的困难家庭,如今有了受益最直接的兜底保障。

社会力量形成合力

在茶陵县,因为肝癌,颜绎奇和颜仟城的父母,相继去世,双胞胎兄弟成了孤儿。

茶陵县义工联合会很快对接,联系爱心人士,组织社会力量向兄弟俩捐款。“一共20万元,其中15万元在这里存着,作为两个小孩的学费。” 茶陵县义工联合会会长周石文介绍。

如今,兄弟俩进入茶陵县解放小学读书,爱心人士时常会给他们做心理辅导,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
慈善机构、行业协会、商会组织等,成为保障兜底的新生力量。以率先试点上线“中国社会扶贫网”为契机,我市探索了“一张网、一个联盟、一支基金”“三个一”的社会扶贫株洲模式,目前共注册社会爱心人士22.6万名,对接贫困需求6.28万条。

一股股爱心暖流,点亮一个个微心愿。最后的防线,浇灌出最美的风景。

来源:株洲新闻网 株洲日报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