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稳步迈入“止跌回稳”,改善型需求维持上升态势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2月19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份70城房价指数。梳理数据可以发现,1月份全国房价指数延续去年四季度止跌回稳的态势,房价趋稳的特征更加明显。
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,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数据来看,政策托底效应逐步显现,市场“止跌回稳”的趋势不断强化,但市场信心处于稳步修复阶段。分化格局下,核心城市优质板块的韧性将成为2025年市场主要支撑点。
二线城市新房房价开始上涨,改善类新房房价上涨动力更强
1月份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1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1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下降0.4%,广州持平,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.6%和0.2%。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.1%,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。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.2%,降幅均与上月相同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采访时表示:“数据最大的特点是,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后,二线城市房价也开始上涨。”
在张波看来,一二线热点城市稳步迈入“止跌回稳”。一线城市的一二手房价格持续环比上涨。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持平转为上涨0.1%,是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转正,这一变化值得关注,尤其是南京、杭州、成都、武汉的回升动力更强,也是本轮复苏的带头城市。
严跃进告诉记者,当前房价指数环比涨幅为正的城市为24个,房价指数上涨TOP5是南京、成都、上海、宁波和武汉。最值得关注的城市是南京。因为南京属于非常典型的市场深度调整的城市。而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,南京均是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。因此,南京的例子说明,今年要重点关注深度调整的二线城市,此类城市基本面修复动力很强,也将成为新一轮房价上涨的先行代表。
此外,改善类新房的房价上涨动力更强。包括上海、天津、南京、杭州等多个城市144平方米以上新房价格上涨幅度都较为明显。从安居客重点监测的全国重点66城来看,120-150平方米、150-200平方米、 200平方米以上四室及以上户型的热度占比仍然维持向上的趋势,改善型需求维持上升态势,保持着良好的韧性,并将在今年持续。
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,小城市价格涨幅相对会缓和
1月份,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1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.1%、0.4%和0.4%,广州下降0.2%。二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.3%,降幅与上月相同。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.4%,降幅均与上月相同。
张波告诉记者,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、深圳的上涨伴随着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,市场已完成筑底过程,处于回升阶段。
当前房价指数环比涨幅为正的城市有7个,包括:上海、深圳、宁波、成都、无锡、北京和天津。
“此类城市的特征非常明显,都是非常优质的大城市。其中上海和深圳市场是非常明显的,一些好地段的核心区域的二手房,确实客户量明显增多,挂牌的价格也开始上调。此类城市也说明二手房的价格逻辑,即大城市更容易涨,小城市相对会缓和一点。”严跃进称。
淡季不淡,往年进入到春节前,都是市场的淡季,热度下滑明显,但由于2024年年底翘尾行业,带动市场热度在1月依然保持一定高位。从安居客线上数据来看,2025年1月,百城二手房挂牌量达到229.8万套,同比增长19.0%,充足的房源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
市场逐步回暖,热点城市有望出现小阳春
在严跃进看来,二手房是这两年非常关键的市场,其表现不错,和政策积极到位、价格深度调整有关系。目前一些强势的二手房市场,其市场逻辑非常清晰,即价格深度调整后认购性价比很高、位于城市核心地段、学区资源比较丰富等。
“总体上,上半年是二手房认购的最好阶段,因为价格已经有了至少3年的调整,二手房的价格泡沫是最小的。而随着后续二手房价格企稳,市场的判断又会发生变化。”严跃进补充道。
展望后市,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,一季度,会迎来季节性的反弹,即由返乡置业、年后返城、春节前后结婚等带来的需求反弹。这对于房价稳定形成支撑,但在存量政策应出尽出的情况下,下一步房价的稳定,期待增量政策尽快落地,推动存量盘活、去库存、城中村改造等,能给交易带来源头活水。
“2025年市场逐步回暖,热点城市有望出现小阳春。政策如利率下调、城中村改造是关键。1月房价显示,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。需要注意不同城市的分化,但市场总体止跌回稳的方向不变。”张波称。
来源:央广网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